2025.07.18
摘要: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正深刻改变全球能源格局,然而伴随光伏电站、风电场、储能系统及充电设施的大规模部署,安全防护挑战日益凸显。传统防护手段在应对新型风险时暴露响应滞后、覆盖不足、数据割裂等缺陷,行业亟需构建更智能、更可靠的安全防线。“智盾全时域”解决方案应运而生,通过端边云协同架构与多技术融合创新,为新能源关键设施打造覆盖全时域、全场景的智能安全防护体系,推动行业从“被动响应”向“主动免疫”跃迁。
关键词:新能源;能源管理;储能;智能
0引言
全球能源转型浪潮下,光伏、储能、风电等新能源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。截至2025年,中国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突破300GW,储能电站累计装机超80GW,电动汽车换电站数量突破4000座。然而,大规模新能源并网带来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,传统保护监测手段面临严峻挑战。
1行业背景与技术挑战:新能源并网安全的迫切需求
1.1并网安全风险升级
孤岛效应隐患:当电网异常断电时,分布式电源持续向本地负载供电,形成“孤岛”,危及维修人员安全。国家标准GB/T 50865-2013明确规定,光伏系统在电网断电后0.2秒内切断电源。安科瑞AM5SE-IS防孤岛保护装置正是针对此需求设计,实现毫秒级故障隔离。
直流侧安全危机:储能电站直流侧因高电压、大电流运行环境,易发电弧故障与热失控。直流系统无自然过零点,接触不良等问题可能瞬间引发火灾。某储能项目实测显示,传统方案对热失控预警延迟超过30分钟,事故控制率不足40%。
电能质量恶化:光伏逆变器产生的谐波污染导致电网电压畸变率超标。特斯拉工厂案例中,并网点电压总谐波畸变率(THD)一度达8.2%,远超国标GB/T 12325-2008规定的5%限值。
1.2系统协同能力不足
新能源系统普遍存在“数据孤岛”与“控制碎片化”问题:
光伏电站中汇流箱、逆变器、并网柜采用多协议并存(Modbus/CAN/IEC 61850),数据整合度低于70%;充电桩的电力管理、温度监控、消防系统独立运行,缺乏协同防护机制,故障响应时间超10分钟;传统方案对逆功率流控制滞后,当检测到逆向电流超过额定输出5%时,响应时间长达2秒,造成电网冲击。
1.3经济与监管压力倍增
事故损失放大:光伏电站非计划停机损失超过1000美元/MW/天,储能火灾导致的资产损毁赔偿可达亿元级;政策约束强化:《电能质量管理办法(暂行)》要求新能源场站配置在线监测装置并采取防治措施;电价机制倒逼:峰谷电价差扩大至0.8元/kWh以上,企业需通过标准需量管理降低用能成本。
2解决方案架构:三级协同技术体系
安科瑞构建“感知层-传输层-平台层”三级协同架构,形成新能源安全防护闭环:
2.1 感知层:多维度智能传感网络
在设备终端部署高精度采集装置,实现全参数覆盖:光伏领域:APV智能汇流箱集成16路霍尔传感器,支持DC1500V电压监测,支路电流精度±0.5%;储能领域:DJSF1352RN直流电能表支持双向计量,内阻监测精度±0.05%;无线测温系统采用CT取电型传感器,实时跟踪母线接头温度;充换电领域:换电站部署四维感知终端,融合谐波分析、电缆温度、水浸监测,实现3分钟内异常响应。
2.2 传输层:边缘智能与协议融合
通过边缘计算网关破解数据孤岛:ANet系列网关支持Modbus/645/104等12种协议解析,实现异构设备互联,数据断点续传率100%;本地决策引擎:AM6-PWC箱变测控装置集成光纤环网接口,支持差动保护与温度瓦斯保护,动作时间≤20ms47;安全加密传输:采用量子加密与动态VPN隧道,满足IEC 62443-3-3安全认证。
2.3 平台层:智慧能源管理平台
Acrel-2000系列平台实现全景监控与策略优化:光功率预测:融合气象站数据与机器学习,96小时发电量预测误差<8%;防逆流柔性控制:AM5SE-PV主从机系统实时监测公共连接点功率,逆功率超限时200ms内调节逆变器出力;数字孪生运维:上海特斯拉工厂项目通过三维建模还原电站运行状态,故障定位效率提升70%。
3关键技术突破:核心创新解析
3.1 柔性防逆流控制技术
Acrel-2000针对“自发自用,余电不上网”的刚性需求,安科瑞开发主从机协同控制系统:策略架构:主机(AM5SE-PVM)监测公共连接点功率,从机(AM5SE-PVS)调节逆变器输出;双重判据:逆功率阈值(>5%额定输出)+ 功率方向判定,避免误动作;快速调节:通过RS485向逆变器发送降载指令,响应时间≤200ms,较国标要求提升10倍。该技术已在江苏某工业园18MW光伏项目验证:全年阻断逆功率流1,237次,减少罚款超180万元。
3.2 多协议边缘计算引擎
ANet-2E4SM网关实现 “协议无关化”处理:智能规约转换:内置Modbus RTU/TCP、IEC 103/104、IEC61850等协议库,兼容90%以上新能源设备;边缘计算能力:ARM9处理器实现本地谐波分析、需量计算,降低云端负载40%;断点续传保障:4G断网时本地存储72小时数据,网络恢复后自动补传。蔚来换电站项目部署该网关后,运维响应速度提升50%,故障恢复时间缩短至45分钟以内。
3.3 数字孪生驱动的光储协同
Acrel-2000MG能量管理系统融合多物理场仿真:光伏效能优化:基于辐照-温度-背板应力模型,动态调整组串工作点,提升发电量5.7%;储能安全防护:三级热失控阻断机制(PACK级液冷+簇级气凝胶+系统级离网)使控制时间>2小时;经济调度策略:分时电价下自动切换“峰充谷放”模式,上海变速器8.3MW项目年收益增加23%。
4安科瑞企业微电网
安科瑞智慧能源管理平台,通过在企业内部的源、网、荷、储、充节点安装安科瑞自主研发的各类监测、分析、保护、治理装置;采用先进的控制、计量、通信等技术,将分布式电源、储能系统、可控负荷、电动汽车、电能路由器聚合在一起;平台根据电网价格、用电负荷、电网调度指令等情况,灵活调整微电网控制策略并下发给储能、充电桩、逆变器等系统与设备,保证企业微电网始终安全、可靠、节约、低碳运行。
并网电压等级应根据电网条件,通过技术经济比选论证确定。若高低两级电压均具备接入条件,优先采用低电压等级接入。
4.1 分布式光伏监控解决方案
分布式光伏监控系统功能:光伏电站监测;并网监控;光功率预测系统;组件发电功率优化;故障监测及报警;远程运维;完善的数据统计分析;调度上传。
4.2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
防孤岛装置:根据《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的技术规定》GB/T 19964-2012的相关要求,光伏发电站应配置独立的防孤岛保护装置,动作时间应不大于2s。防孤岛保护还应与电网侧线路保护相配合。孤岛包含负荷和电源的部分电网,从主网脱离后继续孤立运行的状态。孤岛可分为非计划性孤岛和计划性孤岛。AM3-I防孤岛保护装置:具有三段式过流、零序过流保护(三段)、负序过流(两段)、过负荷跳闸/告警、过电压跳闸/告警(两段)、低电压保护、PT断线告警、逆功率跳闸(两段)、低频减载(两段)、非电量保护(温度、瓦斯)等保护功能。
5结束语
安科瑞通过“感知-传输-平台”三级协同架构,为新能源行业打造了全覆盖、高可靠的保护监测解决方案。其核心价值在于实现三大转变:从被动响应到主动免疫,通过柔性防逆流与数字孪生技术实现风险超前阻断;从碎片化到系统化,依托ANet网关破解数据孤岛;从单一安全到综合价值,融合安全防护与经济优化,实现“降本、增效、减碳”三重目标。